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,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行为,就是以挂靠社保方式参加社保,所需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,还有支付给单位一定的服务费。那么这样操作是否可行?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?“非员工”挂靠企业缴社保 ,谁占了谁的便宜?“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城镇职工参保资格,驳回黄安宁续缴社保请求……”8月14日,黄安宁不仅没追回2万多元的社保费,还收到了大连市甘井子区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的败诉裁决书。
49岁的黄安宁在大连经营一家小型办公用品商店。去年初,通过中介她将社保挂靠在大连某文化传播公司。今年3月,中介公司“跑路”,她去大连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查询,传播公司为她缴纳的社保仅缴到去年4月,并且不予以续保。
黄安宁的经历并非个案。近年来,一些劳动者通过中介机构挂靠的方式,支付一定服务费获得某企业“员工身份”来代缴社保。然而,纠纷时常发生:中介卷走个人社保费,挂靠企业不肯续保;个人假借挂靠骗企业薪资、福利……
非员工”挂靠企业缴社保
“如果挂靠成功,能省6万元。”戴上花镜,点开手机计算器,黄某熟练地算了起来。2017年,大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1884元,由于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社平工资的60%,即每月为4094元。在大连,城镇职工个人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分别是8%、0.5%和2%,因此黄安宁个人部分需缴纳430元,同时她还要缴纳单位部分18%的养老保险、0.5%的失业保险、0.5%的工伤保险和1.2%的生育保险、8%医疗保险,共计1155元,每月通过中介共缴纳城镇职工社保费1585元。而当地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则需缴纳社保费1064元(包含20%的养老保险和6%的医疗保险),相当于挂靠后每月多缴521元,而两者领取的养老金数额相当。黄某之所以选择挂靠是为了提前5年拿到养老金。根据规定,城镇女职工50岁即可办理退休,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女性劳动者,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55岁。“按每月缴1064元计算,5年下来就能省6.38万元。”黄某称,48岁之前她一直将社保挂靠在侄子经营的公司,后来公司倒闭,她便在网上找代缴社保的中介,结果被骗了13个月共计2万多元的保费和650元挂靠费。在网上搜索“社保代缴”,发现相关结果达1520万条,充斥着各种提供社保挂靠服务的中介广告。联系上一家声称有着15年社保服务经验、累计服务100万人次的中介后,其客服说,社保挂靠有4种情况,自由职业者想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,长期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不在一处,孕期女职工想享受生育津贴,女职工想提前5年退休早拿养老金。除了要缴纳个人和企业的社保费,还要支付服务费,挂靠1个月100元、3个月200元、6个月360元、1年600元。
根据《社会保险法》,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30内为其职工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保登记。未办理社保登记的,由社保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。律师表示,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为“非员工”缴纳社保费用,但挂靠过程中,企业会伪造工资表和单位员工花名册等劳动关系材料,这些是违法行为。社保社保,社会保障,都要老有所依,老有所养。